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趣味性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往往因內容抽象、形式單一,難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為此,筆者探索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將戲劇與數學有機結合,通過舞臺戲劇的形式,讓學生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演繹中學習數學知識,感悟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數學戲劇的教育價值
增加課堂趣味性,激發(fā)學習興趣。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好動,若數學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很容易使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進而導致他們的學習興趣逐漸減退。舞臺戲劇教學方式的引入,能夠彌補課堂趣味性不足的弊端。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探索性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達成數學課堂教學目標。
例如,舞臺劇《古今中外的數學》就是以戲劇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和生動的數學故事演繹,探索數學奧秘。在戲劇活動中,學生們分別扮演古代數學家和現(xiàn)代小學生,從演繹古代數學家劉徽發(fā)現(xiàn)圓周率的故事著手,了解如何通過測量圓周長和直徑的比例接近圓周率的真實值。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深入了解圓周率的歷史,借助數學知識進行計算,嘗試實際應用,真切感受數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價值。
化抽象為具體,感悟數學魅力。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是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數學作為一門源于生活的學科,通過引入舞臺戲劇教學法,將課本知識與生活情境相結合,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生動的生活案例。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更能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增強其數學學習的信心,培養(yǎng)其高效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計數方法的演變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戲劇表演,每個小組負責演繹一個計數方法的發(fā)展階段。通過手指計數、石頭計數和結繩計數的展示,學生們在表演中深刻體驗計數方法的演變過程,加深對計數方法的理解。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計數的歷史和發(fā)展,感悟到數學的魅力。
講究教學藝術,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情感和藝術與學科教學相融合并非文科的專利,數學學科中同樣可以融入藝術元素,促進傳統(tǒng)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在數學課堂中找準切入點,做到傳統(tǒng)授課與舞臺劇的有機結合,能夠快速找到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戲劇表演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精心為角色設計有趣的臺詞和動作,并且可以通過互動游戲、小組討論等形式,與其他同學共同探討計數方法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這種趣味性和互動性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提升了學習效果。
數學戲劇的育人路徑
傳承榜樣力量,感受數學精神。利用榜樣的力量進行德育,能夠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推動他們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在以中外數學家的故事為主題的舞臺劇中,華羅庚的名言“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深刻影響著學生。以他為榜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還能在數學教學中實現(xiàn)有效的德育滲透。
演繹發(fā)展歷史,感受數學文化。數學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歷史。它記錄了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反映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人們的思想和智慧。例如,在古代人們用繩子的結進行計數和記錄信息。在演繹結繩記事的實踐中,人們通過觀察和思考,逐漸發(fā)現(xiàn)了數學的基本規(guī)律和概念。這些數學概念和思想方法在文化發(fā)展和科學探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經歷解題過程,感悟數學思想。劉徽提出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逼近圓周長的思想,為祖沖之計算圓周率提供了關鍵的思想方法與理論依據。在教授“圓”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引入這一知識點,把圓切割成若干等面積小扇形,小扇形角度之和為360°,剛好構成完整的圓,幫助學生認識圓。學生在觀看相關主題舞臺劇、了解這些知識后,在后續(xù)學到圓周率π時,就會更易理解,并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涵養(yǎng)思維品格,感悟數學精神。數學學習可以培養(yǎng)嚴謹的品格和邏輯思維。數學問題通常需要通過邏輯推理尋找答案,這種思維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復雜問題時保持清醒頭腦,通過分析問題、理清思路,找到最佳解決方案。例如,歐幾里得在《幾何原本》中,不僅證明了所有命題,還對每一個命題進行了嚴格論證。他嚴謹的品格和智慧值得每一位學生學習。
數學戲劇的育人效果
落實新課標要求,開拓學生的認知思維。數學戲劇生動展現(xiàn)了數學與德育課程的有機融合,通過設計情景活動,以“演”數學的方式彰顯了跨學科融通的獨特魅力;用“玩”數學的活動直觀了解古代數學的發(fā)展及其與現(xiàn)代數學的傳承關系;從“用”數學的維度去感悟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價值。通過學生的體驗,既讓學生在輕松、具象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又能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向課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發(fā)展數學思維。
培養(yǎng)合作意識,增強團隊合作能力。在小學階段開展合作學習,對學生人格培養(yǎng)大有裨益。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有趣的合作場景,引導學生自覺合作。例如,在舞臺劇中,學生們自行進行小組劃分,并進行成員任務分配,通過合作完成舞臺劇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輕松愉悅地掌握數學知識。在趣味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對自身的認同感,而且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
增加自信,擁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采用舞臺劇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在細致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實現(xiàn)對教學內容的歸納和總結,這不僅有助于其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也有利于促進學生人格的全面發(fā)展。參加數學舞臺劇演出的同學都曾表示,在表演過程中通過教師的耐心指導,不僅增強了自身數學學習的自信心,而且不會再因為羞于表達而限制了對數學的認知。
學會感恩,增進師生之間的信任度。在數學戲劇的課后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超九成的學生表示在展現(xiàn)自我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信任感也逐步增強,有利于在日后教學進程中快速高效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數學教師積極將戲劇教學法引入課堂活動,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轉變,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這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不僅讓數學變得生動有趣,更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戲劇的舞臺上,學生們化身數學探索者,親身感受數學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數學,更加愿意深入探索數學的奧秘。未來,我們將繼續(xù)探索戲劇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的更多可能性,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
(作者單位:北京市朝陽區(qū)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徐楊 張雨薇(實習)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essenceperformancenetwor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