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 助力學校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zhàn)④
教育扶貧的根本目的是讓貧困地區(qū)的老百姓徹底脫貧。有效實施教育精準扶貧,以及穩(wěn)固教育精準扶貧的成效是實現脫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處于貧困地區(qū)的大量農村留守兒童,則是教育脫貧中需要重點關注的群體。在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各種成長中的問題上,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形成的系統是否能發(fā)揮統合作用,是教育精準扶貧能否有效的關鍵。
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實際上是事實上的季節(jié)性單親兒童,處于一種較為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之中,學校是他們最主要的生活學習場所,因此,學校應重點培養(yǎng)他們積極樂觀、勤奮刻苦、懂得感恩、自立自強的品質;作為家長或監(jiān)護人則應與學校一起配合,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和學習品質,增強孩子的社會情感能力;作為各級政府,一方面要為留守兒童的關愛和成長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同時要成為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的引導力量,如通過建立教育精準扶貧大數據服務平臺,有效掌握區(qū)域內留守兒童的生活、安全和學習情況,從而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以學校為主體,家庭積極配合,多種手段、多維層面、因地制宜實施教育精準扶貧,有效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工作體系。
強化以政府為主導的關愛留守兒童教育脫貧攻堅保障
在推進教育精準扶貧、關愛留守兒童這一問題上,中共中央、國務院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工作進行了部署。地方各級政府應采取有力措施做好落實,從講政治、辦實事、扶真貧的高度,做好這一工作。政府要明確教育精準扶貧主體責任和相關責任人,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以政府為主導,完善教育扶貧關愛留守兒童的責任體系。地方政府應將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納入綜治考評內容,實施“一校一對策、一生一責任人”幫扶機制,如,建立縣域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對口幫扶聯系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行政管理人員對口幫扶掛點學校,學校校務會成員對口幫扶對應班級,學校教師對口幫扶留守兒童學生的幫扶機制,形成完善的教育扶貧責任體系。
要以政府為依托,按照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責任導向、結果導向,積極落實問題清單、責任清單、銷號清單、問責清單,建立并完善個人、村、鄉(xiāng)鎮(zhèn)、縣“四級臺賬”,逐級推動開展義務教育階段農村留守兒童控輟保學和關愛體系建設工作??h、鄉(xiāng)鎮(zhèn)、村要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職責,落實任務,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位、責任落實到人,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教育脫貧攻堅責任體系,層層壓實留守兒童關愛與教育責任。
摸清底數,實現區(qū)域內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的精準施策。各級政府要對6至16周歲義務教育階段的在學青少年兒童家庭狀況開展系統排查,精準比對,摸清留守兒童數量、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狀況、監(jiān)護人情況等底數,并在此基礎上,列出區(qū)域內留守兒童問題清單,通過建立工作臺賬,找癥結、挖根源,實現精準施策,并對工作不實現象進行問責。通過精準關愛工作,切實保證留守兒童能得到健康成長的條件。
構建基于學校的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多方協作機制
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集成各方優(yōu)勢,做到資源共享、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共同推進。學校作為留守兒童關愛的主陣地,要以政策為引導,積極制定留守兒童精準關愛建設實施方案,如,以學校為主體創(chuàng)建“教育精準扶貧·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示范校,確保留守兒童“吃在學校解食憂、住在學校受關愛、學在學校長知識、樂在學校感幸?!?。通過落實各項有力舉措,強化留守兒童教育精準關愛體系建設,保障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家校密切協同,加強留守兒童管理。學校要建立完善留守兒童檔案,掌握本校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父母外出務工情況,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學校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基礎;要安排定期家訪,加強與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的溝通交流,并指導監(jiān)護人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通過建立家校合作機制,共同解決留守兒童成長和教育問題。
班主任主導,教師全員參與,開展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學校可在建立諸如“留守兒童之家”的基礎上,以班主任為主要責任人,對留守兒童活動參與、心理輔導及安全監(jiān)護進行管理和監(jiān)督。同時,以班主任為主體,其他科任老師參與,建立起留守兒童教師結對幫扶制度,幫扶教師應做到定期與留守兒童進行談心和家訪,建立幫扶工作記錄簿及幫扶成長記錄簿等。
做好后勤保障,改善學生就餐和住宿環(huán)境。留守兒童大多數在學校就餐住宿,學校要做好留守兒童營養(yǎng)餐和學校食品安全,加強學生住宿條件保障,樹立“關愛留守兒童、學校后勤先行”的宗旨,如,推行學校菜譜公示制、食堂安全衛(wèi)生責任制等舉措,全力打造學生開心、家長稱心、社會放心的陽光校餐工程;對學生就寢的床具、盥洗、廁所、洗澡等設施要做到安全衛(wèi)生便捷實用,讓學校成為廣大留守兒童親情滿滿、愛意濃濃的大家庭。
開展專題培訓,增強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意識。關愛留守兒童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關注留守兒童的安全健康。學校要根據留守兒童的年齡和生存狀態(tài)實際,常態(tài)化地開展留守兒童自我保護和宣傳教育活動。一方面要對留守兒童進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關于孩子安全的教育,如重視留守女童防范性侵犯的教育、如何規(guī)避意外傷害的教育等,與學校攜手助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zhàn),既要立足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做到因地制宜,也要學習借鑒其他地方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多種有效途徑,確保每一名留守兒童都能讀好書、上好學、健康成長,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06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essenceperformancenetwork.com All Rights Reserved.